近日,群众反映沾化区大高镇多村“孝善食堂”大门紧闭、沦为面子工程!“孝善食堂”本是山东省“农村养老助餐服务”的落地项目,承载着敬老爱老的善意,是民政部门主导的民生工程,旨在解决农村高龄、独居老人“吃饭难”的问题,积极构建覆盖城乡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。
现场照片
今日中午,小编实地走访,大高镇灰堆刘村、崔家村、火把村的“孝善食堂”均呈现出令人痛心的景象:常年不对外开放,大门紧闭且铁链加锁,崔家村“孝善食堂”内餐桌上甚至出现了一只死鸟和大量鸟屎,其他两个村食堂里也是灰尘垃圾满桌,显然已闲置许久。
现场照片
展开剩余68%现场照片
现场照片
现场照片
据火把村一村民透露,该食堂按规定是让70岁以上老人用餐,但实际运营情况却大打折扣,只有刚开始的在镇上领导检查时才会做上一顿饭,日常根本无人问津。而根据山东省民政厅《关于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的实施意见》以及滨州市《关于发展老年助餐服务的实施方案》,都明确了“政府补贴 + 村级自筹 + 社会捐助”的运营模式,要求各村“因地制宜保障可持续运营”。沾化区人民政府官网 2024 年老年助餐食堂(服务设施)资金奖补服务明细表也显示,大高镇境内的这些村庄的孝善食堂都有相应的资金奖补。
政策虽好,但在落实过程中却出现了严重偏差。矛盾的焦点在于,政策虽要求“全覆盖,因地制宜,保障可持续运营”,却没有明确长期运营的模式内容和监管责任,多数村庄为完成任务“重建设轻运营”,致使“孝善食堂”成了迎接检查的摆设,背离了其设立的初衷,也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老人望“食堂”兴叹。民生工程沦为“面子工程”,这是谁之过?是政策制定的不够细致,还是执行过程中的监管缺失?是资金奖补的不合理分配,还是基层干部的责任心不足?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探究。希望属地大高镇能够积极作出整改方案,真正重视起这一民生项目,别让老人含泪,别让“孝善食堂”成为老人们心中的伤痛。“孝善食堂”本应是老人们温暖的港湾,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,如今却沦为如此境地,实在令人痛心。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够正视问题,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,让“孝善食堂”重新焕发生机,真正成为老人们的幸福食堂,让敬老爱老的美德在大高镇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。
发布于:山东省迎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