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老王头退休后迷上太极,天天在公园比划,这天逮住路过的苏老师,非让人瞅瞅。)
“苏老师!快给瞧瞧,我这'云手’咋总感觉劲儿不顺溜?”老王头一脸认真。
苏老师乐了,绕着老王转了一圈,拍拍他大腿根儿:“老王啊,劲儿不顺?根儿没扎对!你这'底盘’——裆,没开窍!”
老王一愣:“裆?不是都说'气沉丹田’,'主宰在腰’吗?咋还从裤裆开始了?”
苏老师找个石凳坐下,点根烟,慢悠悠道:“这话啊,老辈儿拳师传下来的真经,可惜现在很多人练反了,光惦记着上面那点'仙气儿’,忘了底下打地基!'练拳一定要从裆入手,先有裆后有腰,然后有丹田’。这顺序,错不得!”
一。为啥非得先跟这“裤裆”较劲?
1. 底盘稳,才是真的稳!
你想想,盖房子打地基,地基歪了,上面盖得再漂亮,风一吹也得倒。裆,就是咱身体这座“太极楼”的地基!老话说“立如平准,活似车轮”(王宗岳《太极拳论》),这“平准”靠啥?首先就得裆稳!裆功扎实了,两腿生根,下盘才像老树盘根,推不动、晃不倒。不然,脚下没根,动作再花哨也是水上漂,一搭手就让人给“端”起来了,哪还谈啥“四两拨千斤”?那是做梦!
2. 劲力的“活轮盘”!
裆部,可不是个死疙瘩。它得是个活络的“磨盘心”!老拳师形容它是“活轮盘”。你想啊,全身的劲儿,从脚底蹬上来,要传到手上发出去,中间靠啥转换、传导?关键就在这裆胯!裆开得圆活、松沉,劲路才通。“裆劲要开,要虚,要圆”(陈鑫《陈氏太极拳图说》),开裆不是劈叉,是像圆规画圆,两胯根(大腿根儿)里要有股撑圆、松开、下沉的劲儿。这样,腰才能灵活转起来,劲才能像水银一样,从脚底通过裆、腰,顺畅地流到指尖。不然?裆卡死了,腰就僵,劲儿全憋死在半道,发出来的也是笨力、死力。
3. 虚实的“总开关”!
太极讲究“虚实分明”。重心怎么从左脚换到右脚?怎么做到“迈步如猫行”,轻灵又稳当?秘诀就在裆的“开合折叠”!重心转换时,裆部要像灵巧的轴承,配合腰腿,该松沉的松沉,该裹合的裹合(想象一下小心翼翼抱着个宝贝转身的感觉)。“虚实宜分清楚,一处有一处虚实,处处总此一虚实”(武禹襄《十三势行功心解》)。这“处处虚实”的源头调控,裆部是核心枢纽!裆活,转换才快、才灵、才不露破绽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二。裆弄明白了,腰才算“当家”!
有了稳固灵活、开合有度的裆做基础,腰才能真正发挥“主宰”的作用(《十三势歌诀》:“命意源头在腰隙”)。
腰不是自己在那儿瞎扭,它是在裆这个稳固灵活的底座上,像房子的“大梁”,像磨盘的“轴心”,协调上下,统领全身。
裆给腰提供了稳定支撑和旋转空间,腰才能自如地“一动无有不动”,带动全身协调运动,把裆传上来的劲,整整齐齐地送到该去的地方。
没有裆的支撑,腰就成了无根之木,想“主宰”?有心无力!
三。最后,丹田才是那口“活泉”!
等裆稳了、活了,腰顺了、灵了,丹田的感觉自然就来了,而且是真的“气沉丹田”,不是硬憋气。为啥?
因为下盘(裆、腿、脚)稳固了,松沉了,身体中正安舒了,气息自然能松沉下去,聚于小腹。
这时候的丹田,才不是死守一个点,而是像一口活泉,像风箱(李亦畲《五字诀》:“气如车轮…腹内松静气腾然”),随着裆腰的开合、身体的运动,自然地鼓荡、运化,成为全身能量生发、蓄放的核心。它是“结果”,是水道渠成,是全身协调、劲路畅通后自然而然呈现的状态。一开始就死守丹田,不管裆腰?那是舍本逐末,容易练僵、练憋气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四。那这“裤裆工程”咋动手?老拳师教你几招实在的:
- 开裆(外八字站): 像老木匠调板凳腿儿,两脚稍外八,半蹲(别太低,舒服得劲就行),感觉大腿根儿(胯根)微微往里“收”、往下“坐”,屁股蛋儿有点往下“溜”的感觉。想象裆下抱了个稳稳的大圆球。站个一两分钟,别强求,别扭劲儿过了就顺了,这就叫开前裆合后裆。
- 圆裆(内八字或平行站): 脚平行或稍内八,半蹲,膝盖尖儿尽量往中间“找”,别超过脚尖。关键来了:感觉尾椎骨微微向下、微向后“翻”,两胯根内收撑开(因),臀部像一本微微“翻开”的书,从后向前裹(果),尾闾与两胯根形成一个金三角,这就是别人不讲的圆裆(老话叫“泛臀”,但不是撅屁股!),同时大腿肌肉轻轻向里“旋”,让整个重量稳稳“吃”在脚底板,重心分布是脚的前六后四和内六外四。
体会“坐”在凳沿儿的感觉。也是站一两分钟。
这也叫开后裆合前裆,在行拳中,传统功法裆走后弧的,也就具备条件了,也就顺畅了,这就是太极拳的核心。
- 松胯: 这是终极目标!上面练熟了,走路、练拳时,时刻想着两胯像挂了个秤砣,能轻松“卸”下去,裆部始终保持一种圆润饱满的“棚”劲(不是硬顶)。
上身的分量,能通过松沉的胯、微曲的膝,顺顺当当传到脚底。重心移动时,胯能像灵活的轴承,带着腿稳稳转换,下盘始终固若金汤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结语:
老王头听完,若有所思地点点头:“敢情这太极拳,是让身体重新'学走路’,从脚底下、从这'裤裆’里,一点点找规矩、找感觉啊!不是上来就飘着玩'仙气儿’。”
苏老师笑着拍拍他:“对喽!老祖宗智慧,'其根在脚,发于腿,主宰于腰,形于手指’(王宗岳《太极拳论》)。这'发于腿’,关键就在裆胯!裆是根,腰是干,丹田是花果。根深干壮,花果自然繁茂。把'裤裆’这点事儿琢磨透了,盘活了,太极拳的味儿,才算真正摸着了门道。别急,慢慢来,这东西,得用身体去'悟’,像老牛耕地,日拱一卒,功不唐捐!”
老王头咧嘴一笑,重新摆好架势,这回,他感觉脚底板抓地更实了,大腿根儿那股劲儿,似乎有点不一样了……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迎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